陵园概况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为遗体捐献者立碑值得赞赏

作者: 时间:2011/1/18 11:35:30 【打印此页】关闭】

在线投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为道德高尚或做出贡献的人士建立石碑、庙堂等永久性公共纪念建筑,这几乎是全人类共同的习俗。

  本报评论员 岳建国

  

  11日上午,焦作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苑——“爱心之门在焦作市凤凰山陵园奠基。从规划图上看到,纪念碑造型为抽象手法的中国,红十字标志位于门的中心,两边用人道、博爱、奉献字样突出红十字会宗旨,东西有两本书的造型石碑,用来刻写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名字。据悉,此举在全省开了先河。    

  在讲究留住全尸” 这一民间古老传统习俗的忌讳中,在具有仰视古代圣杰情结、不很重视当代高洁之士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在道德滑坡、一切向钱看的现实中,在全国有识之士上下探索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建立新的价值观的大氛围中,这一新闻给我们带来了一丝心灵的慰藉,我们由衷地对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苑这项公共建筑的策划者、决策者及设计者报以赞赏!    

  为道德高尚或做出贡献的人士建立石碑、庙堂等永久性公共纪念建筑,这几乎是全人类共同的习俗。中国也一样。从历史的角度看,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借助比生命更加坚固的建筑材料和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图案,表达同时代活着的人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期望被纪念者不因他的离去和见证人的消失而被人忘记,不因记载的缺失使后人失去对他的记忆。二是期待通过永久性公共纪念建筑,让后人坚守某种高尚精神甚至铸造一种全新的大众信仰。比如古人为某个清官立碑,就是希望世世代代的后人把其作为楷模来瞻仰,在流连、重温、感动、尊敬中,潜移默化地把这种少数前人的行为变成一种风气,逐渐延伸为一种新世风、新观念甚至新的信仰,最终成为一种不需要解释和倡导、理所当然的民族价值观。    

  从这个方面看,我们太需要这个公共纪念建筑了。因为一说到遗体(器官)捐献,我们就会想起那些生前多次希望捐献遗体(器官)但苦于无人响应的尴尬,想起有的人无法得到眼角膜的焦急和无奈,想起媒体报道的某家医院对捐献者遗体的种种不敬行为;一说到陵园,我们就会想起一些管理部门对陵园的精明经营,他们只知道把墓地炒作到寸土寸金的天价,从不去想遗体(器官)捐献者的灵魂是否有一个宁静神圣的家园;一说到墓地,我们就会想到某些仍然在任的官员,已经为自己建造了豪华气派的活人墓;一说到高尚,我们就会想到见义勇为者的英雄流血又流泪”……  

  据悉,焦作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苑今年清明节前将建成投入使用,到时,让我们带上鲜花,向他们表示自己的一份敬意吧!

  (新闻报道见今日本报A20版)

 

 

 

 

 

焦作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苑奠基

遗体捐献者将有自己的

 

 

在线投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本报焦作讯

  111日上午,在清脆的鞭炮声中,焦作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苑在焦作市凤凰山陵园奠基,预计今年清明节前建成投入使用。此举在全省开了先河。

  记者 郭长秀 通讯员 付首鹏 文图 

  据了解,焦作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苑位于焦作市凤凰山陵园重点建设项目如意广场最好的位置如意柄上,占地面积约1160平方米。

  从规划图上看到,整个纪念苑被称为爱心之门,纪念碑造型为抽象手法的中国,红十字标志位于门的中心,两边用人道、博爱、奉献字样突出红十字会宗旨;碑和基座造型象征着众多的双手;玻璃用淡红色,象征着生命和纯洁的血液;中心有一个主宾献花台;东西有两座造型为书的石碑,用来刻写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名字。

  自2002年开始开展遗体(器官)捐献报名工作以来,截至目前,焦作市已领取遗体(器官)捐献申请表的市民超过百人,有30名志愿者办理了遗体(器官)捐献手续,有5名志愿者捐献了遗体,1名志愿者进行了眼角膜捐献。

  焦作市凤凰山陵园管理处主任、工程师成全营说,焦作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苑建成后,将会把包括捐献者姓名、生辰年月的内容,按捐献先后顺序依次刻入书本形石碑;如有夫妻共同捐献,还考虑为他们建立专门的书本石碑页面。

 

版权所有 焦作市凤凰山陵园 Copyright 200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9798号
业务电话 0391-7800114 烈士街咨询处 0391-2760818 长青路咨询处 0391-3936904 传真 0391-7802989 投诉电话 0391-7802989
地址 河南省焦作市西村乡圪料返村东北